电信科学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国际刊号:1000-0801
国内刊号:11-2103/TN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50527 人次
 
    本刊论文
机电专业技能教学与“工学结合”的有机结合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机电专业作为制造业紧缺性应用人才培养专业之一,创新地进行机电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是决定专业人才素质的关键因素。机电专业技能教学与“工学结合“相结合的前提下,如何高效地开展机电专业技能教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就机电专业技能教学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外延到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技能教学实施与“工学结合”相结合策略等方面谈了笔者的观点,与同行交流。

  论文关键词:技能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一、          机电专业技能教学应用“工学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西部地区职业学校,职业教育还不是很发达,职业教育资源是比较紧缺的。机电专业作为学校的省级重点专业之一,尽管各个学校十分重视该专业的建设,前后投入大量资金,配备了较充足专业设施、设备,建起了机电实训基地。但是,随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升温,该专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配套的专业设施、设备很难满足学生的技能训练要求了。即使部分学校有足够的设施、设备,但其师资也较难保障。为此,如何保障机电专业学生的质量,技能教学能否充分实施是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制约各个职业学校重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尽管形式多样,但其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顶岗实习)。机电专业技能教学专业性强,学校资源不能充分满足学生技能训练,我们为何不创新技能教学模式呢?按“2+1”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一年的顶岗实习的时间,技能教学部分项目采用工学结合模式实施,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学校师资与设备的缺乏,行业标准、新技术、新工艺与教学结合紧密性,真实的工作环境提供等诸多方面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二、          工学结合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

  目前,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学一般运用“三段式”训练方式。第一阶段理实一体化技能教学方式;第二阶“企业仿真式”在实训基地的集中实训方式;第三阶段企业顶岗实习,真实企业环境下技能训练。以上三个阶段中,前面两个阶段在学校实施,后一个阶段在企业中实施,实际上最后一个阶段的顶岗实习与目前运用“工学结合”模式有相似之处,唯一差异是,顶岗实习的任务与技能教学任务的结合上存在差异。

  “工学结合”与我国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在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在两类不同的场所内完成的,其一是传授理论知识的课堂,其二是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现场,二者各有分工,却又必须进行有效的协作。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开展机电专业技能教学,是职业教育的精髓所在,若能在“工学结合”前提下,柏拉图洞穴理论把专业技能部分项目训练放到“工学结合”中去实施,即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实施,其效果是校园里专业技能实训无法达到的,如行业技术动态、标准、工作态度等企业员工方面诸多素质都得到真实的锻炼与提高。近几年学校机电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后,学生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高,95%以上学生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企业员工,深受用人单位的喜欢。另一方面,机电专业技能教学与“工学结合”相结合的是有前提的,学生应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知识和职业素养,否则技能性强的工种学生顶岗实习是较难胜任的。

  三、          机电专业技能教学与“工学结合”实施策略

  1、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校企合作的培养制度,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机电专业技能技术性强,工种要求高,我们要让企业乐意与学校合作,接受学生参与“工学结合”,势必要求工学结合的学生具有杂实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否则很难满足企业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的实现。机电专业要实施工学结合,一方面该专业学生应具备基础技能、基础理论和基本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国家(省、市、地区)相关配套鼓励政策十分关键,企业才会有动力参与校企合作,接纳学生参与工学结合,否则,仅凭学校的层面去实施工学结合是比较困难的;再者,学校的办学机制创新也是制实施机电专业“工学结合”的重要因素。通过学校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才可能实现机电专业技能教学外沿到企业去----“工学结合”。

  2、          课程改革配套

  推进“工学结合”模式,除了要处理好观念更新、制度保障和校企结合等宏观层面的关系外,在专业建设中应积极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符合工学合作要求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机电专业技能教学应结合行业工种特点,我们发现分三段训练是比较科学的,即:一阶段,理实一体化基础项目技能训练;二阶段,在实训基地的集中实训方式;三阶段,“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方式。各阶段专业技能训练的任务、目标、要求、考核要十分明确,这是传统的学科技能训练方式是很难实现的。要按三段式技能训练或教学模式实施,其关键是改革传统机电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使其适应该专业技能教学与“工学结合”相结合的形式。策略是,首先,教学制度的创新应该及时跟上,推行弹性学分制势在以必行。其次,机电专业应该开发适合以上技能训练模式的课程,尤其是开发该专业以项目(任务)为引领的技能的校本教材、大纲、考核体系等,否则,该方式技能教学是很难实施的。

  3、          技能教学任务与“工学结合”的统一

  机电专业技能教学采用“三段式”方式实施,配套了相应的技能课程体系,各阶段的技能教学任务是很明确的,关键是各阶段的技能训练任务能否按计划落实。前两个技能教学阶段基于主体都在学校,可操作性是比较容易控制,第三个阶段工学结合阶段是较难控制。考虑到各个企业的生产任务差异,机电专业哪些技能项目放在企业顶岗实习中实施是“工学结合”的一个难题。因此,确定适合工学结合的技能项目与选择适合工学结合的企业是一个关键,尤其是两者任务的高度统一是最理想的。从近几年学校机电专业的“工学结合”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应该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管理模式,有选择性选择“工学结合”的的企业,才能实现该专业技能教学外沿到企业,在“工学结合”的形式下实施。

  4、          质量监控

  学生在工学结合中监管与质量控制有效性,这是衡量专业技能教学与“工学结合”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当专业技能训练任务与企业生产任务一致时或比较接近时,学生在企业“工学结合”的质量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管理出质量、出效益,工学结合的管理教师、企业管理都应到位,才可能达到既出企业效益、又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双重目标。从机电专业“工学结合”实践中,我们发现专业教师随学生带队实习是一条不错的经验,既解决了学生管理、企业沟通,同时又让专业教师参加了行业实践。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评价观点,建立一套适合工学结合的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地评判“工学结合”中学生技能成绩。

  四、          问题与思考

  机电专业技能教学应用“工学结合”形式将技能教学外沿到了企业,充分利用了行业、企业资源。优势上,“工学结合”与技能教学有机统一,既符合国家职业教育的政策,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又让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促进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机电专业技能教学与“工学结合”有机统一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论文发表由于国家配套鼓励政策力度还不够大,出于经济效益的角度,部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工学结合”的企业生产任务和专业技能项目教学任务统一可操作性具有一定难度;再者,“工学结合”的学生适应企业要求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技能教学应用“工学结合”形式实施,企业化管理与学校管理差异的矛盾,这就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运作机制的改革,创新地开展校企合作,为“工学结合”铺好路。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

  [2]庄西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课“工作场景教学模式”初探》,职教论坛,2008年2月(下)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电信科学》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电信科学》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